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Ultimate Hotel Horror?!

In the past week, I have experienced two different hotels with similar bathroom designs - "Transparent" Bathroom - which means everytime when you go pee-pee or poo-poo or take shower, people in the room can actually see what you are doing ~ Some people might think that's romantic, but I do believe that even with your loved ones, you still need some privacy, right? 

That's why I don't really like such design... unfortunately, seems like this bathroom design is becoming a new trend for modern hotels... 

Read this article online yesterday... which speaks my mind:


Rant: Open/Exposed Hotel Bathrooms Create Awkward Situations

When I travel, 9/10 times I will split a hotel room with friends, family members, or other traveling companions to keep the costs at a minimum. Typically when traveling with 2-3 friends, we book a room with two beds, and request a roll-away bed or a pull-out couch if it’s available so that everyone has their own space to sleep comfortably. This technique has worked for me perfectly 100% of the time for more than decade… until hotels decided to modernize (which I’m all for) and integrate open and/or exposed bathrooms into the rooms.
I agree that given the appropriate circumstances, an open bathroom can be both sexy and intriguing, but if I am sharing a room with someone I am not romantically-involved with, it’s just plain awkward.
In the last few months alone, there were 4 instances of this happening:
  1. On a recent trip with some girlfriends, we stayed at the Conrad San Juan and were given a great room. The only pitfall was that there was no bathroom door, and the shower was right smack in the middle with all-around glass. Sure it was “sexy”, but not very practical when 4 girls were scrambling to get ready each day. It was awkward seeing my friends shower while I was applying makeup at the bathroom sink – but we made do.
  2. Another instance was when a friend of mine and I were working a really long 16-hour day in the Boston area. After we were finished working, we checked into a nearby aloft where we discovered that one shower wall exposed to the bedroom in a steamy silhouette manner; I was exhausted and all I wanted was to sleep, but I felt it was necessary to leave the room while my friend showered so he could have privacy. Again, not practical for non-romantically involved parties.
  3. A third instance was at the Rio Hotel and Casino in Las Vegas. I was there recently for a BlogWorld conference and opted to share a room with someone. There were two beds, and all was good until I saw that the shower had a full open window looking into the bedroom. It wasn’t even coated to look cloudy; the window was clear as day. To fix that situation, I ended up having to block the window entirely with various objects to ensure privacy.
  4. Finally, a fourth instance was actually very recent. I am heading back home from Tel Aviv tonight after an awesome time exploring the country with my friend Jamison. During our last night on the trip together, we had a great re-modeled room at the Park Plaza Orchid Hotel. Our room also had a very large 42″ “window” connecting the bathroom to main part of the room. Neither of us took showers that evening.
Yes, I know there’s probably some knucklehead out there reading this and thinking something along the lines of, “well, if you want to avoid these scenarios, then just book your own room”. Yes, you’re correct… but if I wasn’t such a bargainista, then I probably wouldn’t be writing this blog. ;)
The moral of the story is: when two beds are booked, chances are that sexytime isn’t on the agenda, so there’s really no need to try to seduce guests with an inviting bathroom design.
Now that I think about it, I have a trip to Australia with Dad coming up next month. Let’s hope our hotels get the memo that I am his daughter, not wife.

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

Read this from 主埸新聞 @ December 2 2014

文: 場邊故事

編按:來港住了4年的台灣空姐,一個「外人」,看香港問題卻比很多香港人還要透徹。文章得作者授權轉載。
2011 年來香港後,被公司發配邊疆。
住在依山傍水,配備無敵海景與遊艇,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小社區。
離港島很遠, 但我卻很喜歡,因為一點都不香港。
沒有滿坑滿谷掃貨插隊的遊客,只有三三兩兩慢跑閑晃的住戶。
我住在香港,也不住香港,對於香港沒太大的關心也不上心。
聽著香港人的抱怨,似懂非懂。
然後在2012年7月1號那天,一早開了電視,想要了解一下那時鬧的沸沸騰騰的《反偉大祖國愛國教育》的新聞。
會關心是因為當時學者已絕食抗議好幾日,同事也都在討論,這對政治冷感的香港來說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從第一台轉到最後一台,所有電視台都沒有相關新聞,連跑馬燈訊息都沒有。
然後一個類似慶典的節目讓我停下了轉台器。
男女主持人,字正腔圓北京腔,一段八股的開場後 :
「讓我們一同來歡慶香港回歸祖國15週年!讓我們一同來,迎接更好的下一個15年! 更美好的香港」
接著畫面上出現劉德華張學友和一堆香港大人物,個個說著帶著港腔的普通話,恭賀香港回歸15週年的影片。
然後我關上電視,第一次感受到了香港人的悲哀。
=========================
2013 年,被全面入侵的香港媒體,紅了個TVB 雞汁。
代表港人的,號稱本土的香港電視,投入大筆資金、製作多個節目、僱用大量影視人才,結果不獲發牌。
理由是還沒發牌已投入大筆資金,以後可能會有營運問題。
另外兩家now電視、奇妙電視,則是所有企劃紙上談兵,發牌核准。
=========================
2013 年5月
我搬離了舊社區來到新家
屋主是拿美國護照的中國人,在香港有很多套房子。
但我永遠記得她跟我說,她的信都會寄到我們家,請我幫她收,信件留著就好,但如果有任何政府補助別忘了通知她申請。
然後我想,乖乖納稅,卻因為不是香港永久居民,所以什麼補助稅務減免都沒有的我,到底算什麼。
之後我開始用捐錢抵稅。
( 註:我去年也開始用捐錢抵稅,就是台灣同事教我的。好開心,我愛捐給誰就誰,救助第三世界小孩總比興建超支基建有用…. )
我住的這層有八戶,分別住台灣、香港、韓國、印度、馬來和中國人。
敦親睦鄰時和韓國還有馬來鄰居聊了一下,才得知屋主都不是原生香港人。
一層中有四戶是外地屋主,只有一戶真的住在這,其他都是放租。
然後我好像開始懂香港人的憤怒。
2012 年10月
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非香港永久居民在港置業,要繳納15%的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抑制高張的樓市。
但是懲罰的,只是原本就買不起的小市民。
內地金主,現金買豪宅一樣熱絡。
=========================
2013年12月初
去了一趟香港入境事務處延長工作簽證,最後一個收件窗口,會對申請簽證者做簡單的面試。
窗口很陽春,也沒什麼隱私。只要說話大聲點,大家都可以聽到面試內容。
面試者一:(普通話)她本人不能過來,因為醫生説她不能出院,對小孩不好。她快生了很緊急,需要延簽(blah blah blah)
面試者二:(普通話)要看醫生
面試者三:(普通話)她快要生了不能回去
然後接下來隔三差兩就一個孕婦身體狀況很不好,香港醫生建議要留港觀察。
因為實在是太荒謬,所以我數了一下。
在輪到我面試前,共有7個中國籍孕婦身體微恙需要簽證。
說是留院觀察,事實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然後終於輪到我,我跟 Officer 説 :不用擔心,我身體很好 ,我也沒要生!
Officer 大笑,只問我XX公司啊,然後就叫我之後領簽證。
這年奶粉破天荒成為被限制出境數量的產品。
再一次我看到香港人的無奈。
2012 年這年,香港有91,000多名嬰兒出生,其中約33,000人為雙非或單非嬰兒。
奶粉常常被內地人搶光,香港孕婦排不到病床也買不到奶粉。
=========================
剛來香港時,常去去中環上環閑晃,喜歡那裡保有一些老香港加上新市區的氛圍。
茶樓裡,一盅兩件。
茶餐廳裡,快靚正平。
糖水鋪裡,楊枝甘露。
粥麵鋪裡,加腩汁 ,唔該!
有時還會特地跑去新界九龍找街坊雞蛋仔、格仔餅、咖喱魚蛋、魚肉燒賣和牛什。
然後漸漸不出門了。
不管去哪,人潮擁擠24/7。
小店一間間關。
卓悅、莎莎、周大福、周生生,倍數增生,密集度之高,行過以為遇到鬼打牆。
吃個車仔麵居然要動用 Open Rice找。
在台灣,麵店走到巷口就有。
終於我體會到香港人的痛苦,也慶幸我還有台灣。
2003年7月28日
中國正式實施港澳自由行,隨著自由行人數遞增。
香港零售業旅遊業和房地產快速成長,中國旅客為香港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但他們的強勢入境,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也迫使香港本土文化在本質上快速地被摧毀與改變。
許多香港老店因為租金狂飆而被迫歇業,取而代之的是名牌精品與大型連鎖商鋪。
消滅了港人回憶與熟悉的生活,也抹去了香港文化、傳統與特色。
但很多大陸遊客,認為自己對香港經濟有很大的貢獻,香港應該心存感激。
2013 年
香港登記居住人口約750萬
到港的5400萬訪客中,大陸人佔了70%,其中訪港自由行的中國旅客2750萬人。
換個有感一點的方式,以人口比來說,等同一年有8455萬的中國旅客在台灣自由行。
(同期:2013年 台灣旅客人數突破800萬,中國旅客約287萬)
=========================
然後今日我的印度同事,問香港組同事哪間公立小學好,說是幫女兒找學校。
香港人好奇問了句:所以妳的小孩說廣東話嗎?
印度同事回覆說:
No, Not at all,but I called so many of the schools. most of them said the courses are gonna be lectured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然後香港人無語,而我到現在還是覺得她應該是搞錯了。
2013年
香港城市大學碩士課程,中國學生選讀粵語授課班,確以不懂廣東話為由,要求教授以後普通話授課。
後來課程以一句廣東話、一句普通話進行。
之後又有雙非子女家長出面控訴香港學校面試,只用廣東話和英文,不用普通話,剝奪孩童受教權。
(香港就學激烈,要上好的學校,從幼稚園開始,孩子需要準備Portfolio並接受面試入學)
最後香港教育部發文指出,廣東話是「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
第一次香港人知道自己講了一輩子我語言,不是官方語言。
全城憤怒,但沒有任何政府官員敢出面澄清。
然後我覺得這地方瘋了。
=========================
剛來香港時,常常聽香港人不滿祖國東、埋怨內地西。
中國如同炎熱潮濕的夏天,讓人食不下咽 、呼吸困難、 痛苦難耐。
那時的香港人,抱怨,但馬照跑、舞照跳、樓照炒。
有錢能使鬼推磨。
而我也相信,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香港的功利主義不是一天兩天,不能全怪中國。
所以對於香港的痛,理解卻不完全認同。
沒有努力自救,憑什麼怨天尤人。
但這一兩年,香港越來越不香港,但也越來越香港。
面對中國的全面入侵,港人開始重視自己的家園。
挺本土文化,開始有制度的走上街頭,訴求港人港治。
然後才意識到,政治上主權被抓著,經濟上命脈被掐著,文化上主體被壓著。
一個標準的中國化模式,和中國對西藏、新疆、雲南的漢化策略如出一轍。
溫水煮青蛙,然後蠶食鯨吞。
我不反對中國,也必須承認,中國在某種程度上發展了這些地方。
中國的崛起也提升了東亞的重要性,更了解這世上沒有任何政策會讓每一個受影響的人都滿意。
但中南海,知道怎麼開疆闢土,卻不懂怎麼收服人心。
我尊重中國文化,也尊重中國堅持台灣香港是中國一部份。
但如果你要我認同,中國,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我願意誠懇傾聽。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劉進圖感言:不要讓仇恨滋長

十二月一日中午,我在電視畫面上看到,警察清晨在龍和道清場時不停大力揮舞警棍,多名佔領者頭破血流,我也看到有一群佔領者在地鐵站,把落了單的休班警員推倒地上,涉嫌拳打腳踢。我看到警員在金鐘天橋上,與天橋下的佔領者互相嘲弄責罵,他們的眼睛裏閃動著仇恨的火花。我看到這一切,感到傷痛與擔憂,作為曾遭受暴力襲擊的過來人,我想向雙方說一句話:「不要讓仇恨滋長」。

參與佔領運動的年青朋友們,當你看到身邊的戰友被無情的警棍打至頭破血流,被辛辣的胡椒噴霧噴至流淚咳嗽,被堅硬的盾牌撞至滿身瘀痕,你感到無比的憤怒和傷心,覺得執法者冷血不仁,我雖然不在現場,也能想像和理解。我也曾遭遇無情的襲擊,看到鮮紅的血滴在地上濺到手上,我也有過憤怒、傷心、冤枉、委屈的感覺,但我切切向上帝祈求,不要讓仇恨在我內心滋長,不要讓我被報復的念頭俘虜,以免我失去活在愛中的自由。
年青朋友們,你不是說佔領運動是一場公民抗命嗎?還記得公民抗命的三位巨人,甘地、曼德拉和馬丁路德金嗎?甘地面對印度國民為宗教撕裂,互相仇殺,他以絕食至垂死來呼喚國民放下仇恨。曼德拉被白人政權打壓,坐了27年的監牢,但他選擇與當權者和解,以絕不報復來為南非贏得種族和平。馬丁路德金堅持非暴力抗爭,最後死於暴力襲擊,成就了下一代美國黑人與白人孩子平起平坐的夢想。如果他們容讓仇恨滋長,選擇以暴易暴,世界將會怎樣?

年青朋友們,你參與抗爭不是為了感召市民大眾一起爭取民主普選嗎?如果你被暴力征服,選擇拿起磚頭和棍棒,過去兩個月來的堅持豈非毀諸一旦?你身邊的朋友講了無數次,冷靜、冷靜、冷靜,為什麼?就是為了向暴力和報復的誘惑說不,這許多困難的日子都捱過來了,難道到了最後階段就因為看見警棍揮舞便前功盡棄?

參與執法的前線警員朋友們,當你看到同袍不斷加班,長時間超額工作,而且是在極惡劣的氣氛下工作,常常被示威者粗言辱罵,或百般挑釁,情緒瀕臨失控,一旦行差踏錯被傳媒鏡頭拍到,便要面對停職調查,可能失去一切,你們感到憤怒和委屈,我雖然不在現場,也能試圖體會。但請你謹記一點,你是專業的執法者,你必須保持克制,不要讓武力行動殺紅了眼睛,不要讓仇恨在心裏滋長。

遇襲受傷以來,我接觸到許多負責查案或保護我的警員,從日常最平凡不過的交往中,我看到警員正直良善的面孔,他們也是別人的孩子,許多更當了爸爸媽媽,日常流露的都是赤子之情,我不認為你們去了龍和道便會變成另一個人。你們不是聖人俠士,也不是冷血魔鬼,你們只是有強處也有弱點的普通人,所以你們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被衝動的情緒蓋過理智,不要讓仇恨滋長,你們面對的不是作奸犯科的歹徒,絕大部分都是熱血純良的孩子。
執法朋友們,我知道把解決佔領運動的所有擔子放在你們肩頭,對你們極不公平。人大常委會定下了極度保守的政改框架,並且表明絕不更改,特區政府口講歡迎對話,卻遲遲沒有成立多方參與的政改討論平台,以致所有的政治壓力都在街頭爆發,然後你們奉命壓場,成為了磨心,當了代罪羊,你們心裏有氣,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因此敵視佔領者,不能讓仇恨滋長。你必須明白,每年文憑試有超過六萬名考生,十五歲至二十九歲的年青人加起來超過一百萬,只要有百分之一常常來街頭漫步,打游擊式佔街阻路,你就會疲於奔命。
執法朋友們,你或許可以敵視一小撮搞暴力衝擊的激進示威者,但你不可能敵視一整代的年青人,當前線執法者與整個年青一代香港人之間失去基本互信,變得互相仇恨,你能想像日後的遊行示威如何管理群眾嗎?這樣緊張對立的警民關係可以持久嗎?所以,不要讓仇恨滋長。

最後,我要向特區政府的領導者們提出忠告。你們當中絕大部分人都不想看到社會撕裂,不想看到仇恨滋長,你們明白政治問題只能用政治方法解決,不可能通過紀律部隊用武力解決,請你們盡一分力,促成對話,化解仇恨。你們當中可能有一小撮喜歡搞權謀鬥爭的人,或者正在為成功挑動市民仇恨佔領者而沾沾自喜,這樣的人請記住,當仇恨的毒蛇從地底的深淵被釋放,它會荼毒社會遺禍深遠,有朝一日更會反噬權貴,令掌權者後悔莫及。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執手相隨

十月底去o左北京幾日, 因為十一月三日, 係我倆求婚一周年紀念日, 好想舊地重遊一番~

當日, 我o地去返一年前佢向我求婚o既地方, 就係清華o既近春園, 同上一年一樣, 十月十一月o既時節, 秋色正濃, 好幸運地, 正因 APEC 正在舉行期間, 北京市每日會限制單雙號車牌出車, 所以街道上非常舒暢, 也少o左好多廢氣, 霧霾散去了, 難得藍天配上黃金色o既樹葉, 整個街道傍一遍漂亮o既黃金色, 真係好靚 = )

我o地手拖住手, 重新走過一年前o既一段路, 藍天伴住黃葉, 漫步於柳樹湖邊, 一年前甜蜜o既回憶, 同埋我p地呢一年一同走過o既經歷湧上心頭; 不同o既係, 我o地無名指上, 已經多o左一隻介子, 我o地亦由戀人成為夫妻啦!!

今日o既天氣雖則好晴朗, 但係, 風好大, 亦都好凍, 我無帶外套, 所以老公就俾o左佢件 Jacket 我, 可能就係因為o甘, 佢冷親, 當晚沖完涼後, 突然好唔舒服, 發冷又發燒, 食o左成藥都未好, 好可憐... 見到佢o甘, 真係好擔心...

第二日一早, 好似仲未退燒, 我就去o左附近 Pharmacy 買o左退熱貼同感冒藥, 亦買o左白粥早餐, 等佢食得舒服 d... 佢成日就係o甘瞓, 我就坐o係佢隔離陪住佢, 幫佢換下退熱貼, 餵o下藥, 甘大個女, 都真係第一次o甘用心照顧一個男人... haha... 當我下午出去買野返屋企之後, 佢醒o左, 突然間對我講: "你係唔你覺得好無聊呀? 對唔住呀, 我病o左, 唔可以陪你玩..."

我真係好自然o既反應, 我靠向佢耳邊話: ''傻瓜, 我o地都已經結o左婚, 以後都唔只係玩啦... 係一齊生活啦...''

諗起我呢個 reply, 真係好 sweet... hohoho~~

亦都真係了解得到, 執子之手, 與子皆老o既意思.

APEC Blue VS. Beijing Smog

Read this online, quite interesting~

【新詞學習】

1. APEC Blue

用以形容短期而不真實的美好。

例句:He's not that into you, it's just APEC blue. 

2. Beijing Smog

形容揮之不去如影隨形的堅守和專一,

例句:He is so into you, like a Beijing smog.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梁振英,香港人真係太過俾面你》

在 Facebook 看到這篇文章 @ September 30

Author: 陳詠燊

《梁振英,香港人真係太過俾面你》

昨天與一位前輩聊天,才説到:香港人其實從來都很易管,因為我們都只愛錢。大陸正在溫水煮蛙?根本個個都知,無論中環大班定天水圍師奶都知,只不過一天還有飯吃,一天還有錢賺,都會和一啖口水吞咗佢。

因為生存才是最緊要。

跟著這幾年,政府越踩越過,自由行破壞香港秩序、大陸人炒高樓價、搶學位、搶奶粉、高官囤地自肥、國民教育、阻港視發牌、假普選

以上的,大家都不滿,不過以香港人搵食大晒的性格,其實好多原本都可以當睇唔到,但為甚麼都會變成心中的一道怒火?

因為政府踩中了香港人搵食的最底線──尊嚴!

自由行破壞香港,你叫我們尊重別人隨街大便的權利;香港人的資源被搶,你叫我們包容;高官私相授受,你話誤會;國民教育明明洗我們下一代個腦,你話唔係;港視開唔到台,你賴「一男子」;去到講了N年的普選特首,你一早預設了答案,仲厚臉皮出來話「有相有量」,之後還利用我們納稅人的錢去賣廣告,話「有票,真係唔要?」

更難頂的,是特首還自組Fans團,縱容所謂「愛港力」與小丑之王周融橫行,再夠膽用「個人名義」支持一個全世界都知是假,是篤數,是簽個名有豉油送的「反佔中」簽名。

香港政府真正的罪名是,當香港人白痴。

窮都可以頂,但尊嚴點都唔可以被踩。

士可殺,不可辱。

於是這幾年來,香港人都谷住道氣,大家都只差一個爆發點。

隨著星期日中午第一個催淚彈爆開,一切都爆了。

一個自以為高高在上的人,才會以為用武力就可以消滅一切反對的聲音。你覺得香港人就在你腳下?香港人就爆給你看!

之前的,是學生運動,而昨晚出來的,卻大多數是要搵食,平時唔願出聲的成年人。

為甚麼他們都願意走上前線?

因為他們要保護學生,亦即是保護我們香港的未來。

愛香港,所以才走出來。

梁振英,你要幾萬香港巿民,成晚唔瞓來挑你一個人機,香港人真係已經太過俾面你。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佔領中環

昨天, 是香港黑暗的一天...

看著發生在這城市的一幕一幕, 很心痛...

但願, 公義不會離開香港...

Let's Pray...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中風放血救命法

中風放血救命法——很多孝子后悔沒有早日看到

關心你的父母,就應該好好的看看,事后的補救措施都顯得太晚了。了解知識 ,預防意外,有備無患!​為了父母,你需要知道患了中風,腦部的微血管,會慢慢的破裂,遇到這種情形,千萬別慌,患者無論在什麼地方 (不管是浴室、臥房或客廳),千萬不可搬動他。因為,如果移動,會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穩以防止再摔倒,這時才開始(放血)。​

家中如有專為注射用的針,當然最好。如果沒有,就拿縫衣用的鋼針,就在患者的十個手指頭尖兒(沒有固定穴道,大約距離手指甲一分之處)刺上去,要刺出血來 (萬一血不出來,可用手擠),等十個手指頭都流出 血來(每指一滴),大約幾分鐘之后,患者就會自然清醒。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紅,在兩耳的耳垂兒的部位,各刺兩針,也各流兩滴血,幾分鐘以后,嘴就恢復原狀了。 等患者一切恢復正常感覺沒有異狀時再送醫,就一定可以轉危為安,否則,若是急著抬上救護車送醫,經一路的顛跛震動恐怕還沒到醫院,他腦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經都破裂了。

放血救命法,是住在新竹的中醫師夏伯挺先生說的。且是經自己親身實驗,敢說百分之百有效。大概是民國六十八年一位在台中逢甲學院任教的教師,有天上午正在上課,一位老師跑到他的教室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劉老師快來,主任中風了﹔他立刻跑到三樓, 看到陳幅添主任,氣色不正,語意模糊,嘴也歪了,很明顯的是中風了。立即請工讀生到校門外的西藥房,買來一支注射用的針頭,就在陳主任十個手指頭上直刺。等十個手指尖兒都見血了(豆粒似的一滴),大約幾分鐘以后,陳主任的氣色就變過來了,兩眼也有神了,隻有嘴還歪著,他就拉搓陳主任的耳朵,使之充血,等把耳朵拉紅,就在左右耳垂之處,各刺兩針,待兩耳垂都流出兩滴血來,奇跡就出現了,大約不到三五分鐘,他的嘴形,恢復正常了,說話也清清楚楚了。讓陳主任坐一陣子,喝了一杯熱茶,才扶他下樓,開車送到惠華醫院,打一罐點滴,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出院回學校上課了。一切照常工作,毫無后遺症。反觀一般腦中風患者,都是送醫院治療時,經過一路震蕩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數患者一病不起,所以腦中風,在死因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其最幸運者,也僅能保住老命,而落得終身殘廢。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病症。

如果大家都能記住這(放血救命)的方法,立刻施救,在短短時間它能起死回生,而且保証百分之百的正常。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Our Big Day

上周五是我人生一個重要的 milestone, 因為, 我結婚了!!

我是一個喜歡低調的人, 大排筵席的婚禮, 我想起也有點害怕... 所以, 在香港, 我們只是簡單的註冊, 邀請至親好友來觀禮, 然後一起聚餐, 這就足夠了, 也是我理想中的婚禮 = )

結婚前因為工作非常忙碌, 加上 wedding 日子愈來愈近, 不知不覺, 前一周真的有點 ''婚前恐懼症'', 人很緊張, 壓力很大, 很容易就 get annoyed... 我來到前一晚上, 更是睡得不太好, 幸好, 我未婚夫來到以后, 感覺踏實了不少...

8 月29日終於來到了, 那天早上, 我和媽媽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啦, 因為化妝造型的師傅, 6點15分就要來了; 我對造型的要求超簡單, 哈哈, 不要誇張, 妝要淡淡的, 頭髮就決定往後梳上去, 再加上一朵挺高雅的白銀色花, 配上我之前買的設計簡單的白色長裙... 完成整個造型以后,我很滿意,朋友說簡單得來看起來也很高貴,有點像日本style... hahaha~

8點左右,我的未婚夫到我家啦,他也穿上西裝,戴上淺藍色的 bowtie,也把頭髮 gel 起來,看起來很帥 (haha,容許我在這裡這麼說吧!),很精神...  我倆向我爸媽敬茶,得到他們的祝福后,感覺很幸福,終於,我真的感受到我要結婚啦~ 我一路也對結婚這個事情沒有太大太美好的概念,但是,今天真的可以感覺到,結婚以后的生活,是可以很快樂,很幸福的~

我們九點就來到金鐘紅棉道,也約了攝影師在香港公園先替我們拍照... 可能我真不喜歡拍照,也沒有當明星的天賦,哈哈,他要我倆擺出一些 pose,um...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總是做不好,表情也非常生硬, 攝影師對我的表現不是很滿意,他老實說要是我還是這樣,真的會拍不夠好的照片給我們, 好無奈~ 相反,我未婚夫就很懂擺 pose 和對著鏡頭笑,很自然, 他們全都說他可以當 model 呢!

我們的 registration 在 10點45分,大部分家人和朋友在十點半差不多都到齊了,我倆交了証件和費用后,在注冊處裡面拍了一會兒照片,就到我們了... 心情沒有很緊張,有點 blank 的感覺,拖著我們的花仔花女, 我
弟和我舅父推開禮堂的大門后,就見到我爸爸和他爸爸坐著, 他倆是我們的見証人, 雙方坐下后,主理的公証官也進場了。她先和我們讀出香港的結婚法例,然后就到我們要讀出結婚誓言,簡簡單單的幾句:我請在場人士見証,我(名字)願嫁/娶你(名字)為我合法丈夫/妻子...

原本,我先生很想用他‘’厲害‘’的廣東話來
出那段誓言,可是,我勸了他一會,說他用國語說出來感覺會好很多,哈哈哈,結果,他也用回國語正正常常的朗讀出那段誓言! 那一刻,當他看著我讀出 “我願娶你為我合法妻子‘’時,還真的挺感動... 到我讀的時候,我也很有愛的看著這個我願意下半輩子一直跟隨的男人讀出我的宣誓,真心希望,我倆的愛情和婚姻,可以一輩子的甜蜜,一輩子的幸福~

完成短短15分鐘的儀式以后,賓客在走廊外列隊歡迎我們這一對新人,在大家的掌聲中,我倆牽著手,一起走過我倆成為夫妻以后的第一段路... 到了門口,我們的攝影師真的非常懂搞氣氛,他要求我老公要在大家面前抱起我... 我一聽到這個要求,真的有點暈,因為雖然我為了這個婚禮減了一點點重量, 哈哈,可是,真的還是不瘦!非常擔心要是他抱不起我的話,我會很難看!! 幸好,他成功抱起我了! 是不是我真的瘦了不少?!!

接著,我們在註冊處門外和家人和朋友拍合照,我這個婚禮的 theme color 是淺藍色/天藍色,大家也很 supportive... 各人也穿上藍色的裙子和服飾,看到這個藍色的畫面,感覺很 warm,很開心...

拍完照片以后,因為天氣很炎熱,我就請大家先到我預訂的餐廳先坐著,到中午12點的時候,自助餐就開始...  而我倆就繼續在攝影師的帶領下,在香港公園的不同景點多拍一些照片... 今天的天氣特好,陽光很足,雖然很熱很晒,但是,拍出來的效果不錯,辛苦點也是值得的吧~

Lunch是 buffet 形式,我訂了餐廳的一個 area,大家可以進進出出的拿食物,走來走去的聊天,可以沒有這麼悶和單調,加上有五六個孩子,還有很懂搞氣氛的攝影師,各人輕輕鬆鬆的,氣氛挺開心,比我想象中的好~  I am really glad that all my guests seem to enjoy this day~

在此,真的很想謝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在周五這天的 weekday中,也請假來參加我的婚禮,在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天可以來見証我的 Big Moment,雖然只是簡單的 setting,但是,我感覺到大家對我的愛護和祝福... Thank you so much! This will be one of the best and sweetest moments in my life = )

當然,也要感激我老公一直以來對我的寵愛和照顧。很希望在往后的人生中,可以和他相愛相隨,可以有一個快樂,幸福的婚姻和家庭...我們兩也可以一起孝順我們的爸爸媽媽,兩家人可以愉快的生活!

上岸

Read this from Apple Daily @ September 1 2014

樓價高企,好多人擔心唔知幾時先可以上車;競爭激烈,也有人擔心唔知幾時先可以上位。但我覺得,上車之後又要供樓,上位之後又要繼續搏殺,所以上乜都係假,做人最緊要早日上岸。

誠然,十個有九個像我這樣膚淺的「後生仔」,人生目標不外乎四個大字:賺夠上岸。賺夠的定義人人不同,但上岸應該容易理解好多。以後不用再看老闆和客人面色,鍾意食就食,玩就玩,瞓就瞓,總之就是生活零壓力享樂大過天,這就是上岸。

要在30歲前上岸,可能性近乎零,除非你是運動員、藝人、科網天才,或者中咗六合彩(仲要係超級金多寶嗰隻)。40前上岸,相對來說是個較為現實的目標,但難度也非常之高。我好想快啲上岸,唔係因為我想食飽就瞓然後瞓飽就玩,而係有啲嘢,我希望可以趁自己仲算後生嘅時候可以實現出嚟。至於想實現啲乜,無謂講,因為自己都覺得有啲白癡。But well,當你真係咁叻仔咁快上到岸嘅時候,又有邊個敢話你白癡?以下有個故事,我「奉命」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星期四的下午,我同好朋友Benson食lunch。平均兩個禮拜同佢食一次晏,有時候食好嘢,有時候求其食,今次我哋食江仔記。香港有兩間江仔記,中環嗰間喺大班樓隔離,由公司行過去熱到命都冇,但嘴刁的Benson哥話要食,唯有捨命陪君子。我同Benson食lunch,次次都冇乜嘢講,但我覺得咁樣反而更自在,最好的朋友何需刻意找話題?他看餐牌的時候,我就拿起BlackBerry覆電郵,到他看BlackBerry的時候,我就舉手叫嘢食,默契。

終於大家都放下BlackBerry,Benson伸個懶腰問:「今次『情陷』有乜嘢寫?」寫連卡佛有個靚女sales賣Shiseido,好正。「有幾正?」然後我呷一口凍檸茶,把故事的扼要說出來。他聽完後大笑兩聲說:「Ok喎,夠賤。」華仁仔,I mean正常嘅華仁仔,都鍾意睇、聽、講、寫賤嘢。Well,其實唔係正常嘅華仁仔,正常嘅男仔都鍾意。

「不過我有個更加好嘅題材畀你發揮喎。」Benson說,語氣不尋常。Which is?「寫我。」吓?你有乜嘢好寫?「我要辭職。」咁大件事?唔聽你講話interview嘅?去邊間firm?「冇去邊間firm,辭職即係唔做嘢。」兩碗雲吞麵來到,Benson落兩滴辣椒油,馬上啟動,吃得津津有味,唔似有絕症。

嚴格嚟講,Benson自細嘅志願唔係做律師,而係做「大班」。當所有同學還是「死仔」,連「大班」兩個字係點解都唔知嘅時候,Benson竟然已經有個做大班嘅念頭,我覺得佢真係幾型。「雖然我屋企住喺深水埗,但係你千祈唔好睇少我。」Benson 說。那時候,我們大概中三,而我從來都冇睇少過佢住深水埗。

「你知唔知深水埗專出大班?」嗰陣時我唔知,但日日聽佢咁講,我宜家直情背得出深水埗出過邊幾個大班。和黃(013)大班霍建寧、滙豐前大班鄭海泉,還有大班中的大班鄭經瀚,根據Benson的說法,原來「全部都喺深水埗福榮街碌地沙碌大」。雖然我唔知乜嘢叫做「碌地沙」,但我思路好清晰。幾位大班都來自深水埗,並唔等於來自深水埗就會做到大班。所以,跟幾位大班一樣,Benson靠的是後天努力。

要做大班,Benson知道佢唔可以讀係人都揀嘅BBA,於是佢決心要攞個律師牌。「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八個大字,最勁嘅律師,唔係要搵疑點,而係當疑點根本唔存在嘅時候,你點樣去製造疑點,令你個client無罪釋放。」大學一年級的暑假,Benson跟我們幾個朋友手舞足蹈地分享上堂學過的金句。好彩佢最後做咗事務律師,如果佢揀做大狀,我覺得香港會幾大鑊。

幾位朋友當中,Benson的起薪點可以用「驚人」來形容,上位速度之快更令好多同級同學連車尾燈都見唔到。畢業後第四年,佢喺公司已經有自己間房。做事務律師,有自己間房唔係乜嘢大不了嘅事,好多「霉」到爆嘅律師樓都會畀到間房仔你坐,但 Benson間房係大到可以放多張乒乓波枱,而且公司位置是中環中的中環。

錢多,但Benson絕對慳儉,最大的開支也只是喝酒,應該說是請女人喝酒。曾經有位非常仰慕Benson的華仁師弟說:「傳聞話,就算你記得晒唐詩三百首,你都唔會記到Benson哥 『交』過嘅女性朋友名。」呢位師弟講得一啲都冇錯,Benson嘅女性朋友分分鐘比我還要多。雖然Benson其貌不揚,but who would give a damn?自從中學畢業後,女仔係已經唔會在乎你個頭gel得靚唔靚,而只會在乎你開支酒夠唔夠靚。Benson嘅名言係:「男人有水,女人自然有水。」

鏡頭一轉,我們回到江仔記。無啦啦辭職?你癡咗邊條筋呀?「你就癡筋,我宜家不知幾開心。」咁你之後有乜嘢搞呀?Benson望着我笑一笑說:「做我想做咗好耐嘅嘢。」What?真係走去開甜品舖呀?「乜嘢甜品舖呀,你講嘢高檔少少得唔得?係開cake shop。」喺邊度開呀?「未咁快,開cake shop係second step,我要上個甜品course先。」上一個月乜都上完啦。「你就想,起碼上半年呀。」

半年上個甜品course?你冇病呀?喺邊度上呀?「美國。」Benson 說完,吃掉碗裏最後一顆雲吞。上半年要幾錢學費?「又唔係要你畀,咁八卦做乜呀?」Benson吞吞吐吐說,面有難色,表情話畀我聽,佢唔想講係因為佢覺得我會笑佢白癡。兩萬?我問。「唔講呀。」咁你叫我寫你辭職嘛,呢啲關鍵數字你唔係唔講呀?Benson再叫一碗肉丸麵,然後帶點尷尬說:「差唔多兩萬啦,美金。」美金呢兩個字,佢講得好細、好細、好細聲。

點解咁決斷要做呢件事呢?身為朋友,我想他三思。「記唔記得我間dream house?」記得,Island Grove。「上個月,我揸車經過Island Grove,然後我望一望嗰幾間屋,突然間,我覺得就算住到入去都未必會開心。既然住到入去都未必開心,咁我做得咁辛苦為乜?之後我自己諗咗好耐,我決定要做啲令自己真係開心嘅嘢。錢搵唔晒,但係時間唔等人。」我呆晒,呆得徹徹底底。對於凡人如我葉朗程,我覺得Benson直情係「short」咗。但是對佛家來說,可能這就是頓悟。

像我這樣的金錢奴隸,幾時上岸,真係唔到自己話事。但願有一天,你我都能忽然頓悟。去到那個境界,我們就會知道,上岸,原來純粹隨心。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謝霆鋒的24句話

1、人在的時候,以為來日方長什麼都有機會,其實人生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
2、別人怎麼看你,和你毫無關系,你要怎麼活,也和別人毫無關係。
3、面子到底多少錢一斤,我們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看法。
4、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5、不聞不問不一定是忘記了,但一定是疏遠了,彼此沉默太久就連主動都需要勇氣。
6、不要在心情糟爛差的時候,用決絕的話傷害愛你的人。
7、有時候,沒有下一次,沒有機會重來,沒有暫停繼續。有時候,錯過了現在,就永遠永遠的沒機會了。
8、用心甘情願的態度,去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9、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10、有時候,我們明明原諒了那個人,卻無法真正快樂起來,那是因為,你忘了原諒自己。
11、一個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著,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可以沒有愛情,沒有名牌,但不能沒有快樂。
12、其實,人都是很賤的,愛你寵你的人你不稀罕,對你冷若冰霜的卻是窮追不舍。最後搞的遍體鱗傷的還是自己。
13、不要的東西,再好也是垃圾。
14、如果你沒瞎,就別用耳朵去了解我。
15、真正的厲害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患難的時候還有多少人認識你。
16、那些不需要解釋的事情,從你張嘴那一刻起,你已經輸了。
17、很多人闖進你的生活,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然後轉身離開。
18、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詮釋了不堪一擊的愛情。
19、人生煩惱就12個字: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
20、女人沒魅力才覺得男人花心,男人沒實力才覺得女人現實。
21、慢慢的,長大了,卻感覺變沉默了,懂得多了,卻不快樂了。
22、明明不是陌生人,卻裝的比陌生人還陌生。
23、跟自己說聲對不起,這些年一直沒學會愛自己。
24、在乎才會亂想,不在乎連想都不會想。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老有所依

最近我常常看安徽衛視的一個節目 [超級演說家], 可能我本身不太懂說話, 所以很愛看這個節目, 看看參賽者怎樣把自己的故事感動別人, 怎樣把情感打進我們的心... 好讓我學一學~

有一個演說, 很精彩, 想在這裡分享一下:

《那一聲“賣鹵面”教我的事》- 程延偉

我記得在二十年前我的家裏條件非常的不好,當兵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的媽媽把我送到部隊,就在火車將要開的時候,她從口袋裏拿出一個信封遞到窗戶那說“孩兒啊,你拿著,在部隊混可不容易,這個錢在部隊你能用上。”此時的我看到媽媽,她的眼光當中充滿著一種希望,更充滿著一種渴望。

三年後我脫下軍裝,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當我步入門檻那一刻,我並沒有看見迎接我的媽媽,“爸,我媽呢?”“你媽,你媽在郵局。”“我媽在郵局幹嘛呢?”“你去了就知道了。”我來到了郵局,我四處張望,焦急地尋找我的媽媽,就在此時此刻一個陪伴我十八年的聲音回蕩在我的耳邊“賣鹵面了,一塊錢一份。”我萬萬沒想到在這個三年裏,沒有一個人包括我的哥哥寫信告訴我說我們的媽媽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嚴寒酷暑推著小車,爲了還債,爲了這個家庭,她賣了三年的鹵面。我感覺到我非常的無力,我非常的無能,我走過去我輕輕的叫了一聲“媽。”就在我的媽媽扭頭的那一瞬間,我發現她老了很多,她額頭上的每一道皺紋似乎告訴了我這三年來她是多麽的不容易,“小偉,變了,孩兒你變了,入黨了沒?”“入了。”“立功了沒?”“媽,我立了。”“孩兒你幹得真不賴啊,這樣吧,鹵面賣完了,咱娘倆一塊回家好不好。”“行。”就這樣,在賣鹵面的過程當中,我的媽媽,她說你也吆喝兩嗓子,“賣鹵面了,一塊錢一份。”這個時候媽媽過來“你到一邊兒吧,你還是那麽膽小,賣鹵面了,一塊錢一份。”此時媽媽這一句高喊也可能對我是一種抨擊,也可能對我是一種鼓勵,我的媽媽就能做到,爲什麽我就不能放下架子,爲什麽我就不能撇下面子,爲什麽我就不能放下自尊像媽媽那樣放下架子、放下自尊、放下面子吆喝一聲“賣鹵面了。”第二天,我同樣陪著我的媽媽去推車,“媽,今天我來吆喝,賣鹵面了,一塊錢一份,一塊錢一份,賣鹵面了。”當我再回頭看我媽媽的時候,她已經是滿含熱淚,她笑了。

其實如果你要是認真體會的話你會知道,老人的要求是非常的簡單,只要我們能放下面子,找一點時間和他們共同做一些非常簡單的事,他們已經很開心了,他們需要的不是金錢,不是物質,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心,只要我們用心,哪怕多陪一天,陪著他們去賣一天的鹵面條,他們感覺到非常幸福。老有所依,從現在開始,因爲我們懂得了我們要動起來,既然我們要動起來起碼讓我們,讓我們下一代懂得什麽是真正的老有所依。

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地域偏見

今天看[非誠勿擾], 主持家賓談論有關大家對於地域偏見的一些想法,特別是中港矛盾, 其中主持的一段comment我很認同:

這些地域性的偏見是不斷的,因為它代表了本質上,人是懒於思考,因為當强調個體價值的時候,你是哪里的人,其實不是那麼重要,而是你的成長,整個成長經歷是什麼,带给你性格的影响,你的好處,你的壞處,其實通常是跟地域没有太大的關系。生活很覆雜,但是,我們要去把握它,又必须要簡化的認識,然後有些人就特别懒於去具體的認識,然後就這樣概括一下,就自以為把握了...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我的 M Club

最近無線做緊一套劇集名為 [M Club], 係講6個女仔由中學認識, 變成老友, 到各奔前程分開, 再o係中年時份再聚頭, 重新開始大家o既友誼... 呢個故仔愈睇愈有感覺, 可能, 同劇中主角一樣, 我都係o係女校認識我o既好同學, 好死黨, 到會考完大家都各散東西, 留港o既留港, 去美國o既美國, 英國o既英國, 加拿大o既加拿大... 分開o左5,6年左右, 但到大家回流後, 幸運地... 友誼依舊... 由工作o既艱難, 愛情路上o既開心與痛心, 家庭既煩瑣事, 到老友們結婚, 生小朋友, 到做埋 BB o既契媽等種種一起成長o既經歷... 真慶幸, 有你o地6個相伴... 有我o既 M Club 陪我過呢d日子 = )

TVB o既 M Club 有小詩, 珍妮, 小吱喳, 肥菜, 朱利同埋 Cyndi...而我o既 M Club 則有 Chi, Ping, Wm, Kay, Jen, Iris 同我自己...

但願, 我地呢班死黨可以友誼永固, 一世都o係大家身邊, 分享生命中o既一切~

BTW, o係劇中, 好有 feel o既一首舊歌在此分享分享 - [千載不變]

常埋怨 人情冷暖太甚
面常換 為著要適應別人
茫茫風雨天 路途未免孤獨
有誰最熟最真

誰無變 尤其過去幼嫩
轉變中 誓下了幾個諾言
愁懷苦惱間 及時又見出現
往年許多親切臉

原來世界怎麼變 友好的心不損
潮流混亂也不亂 大家始終勸勉
原來你我不相見 傳來問候更暖
心中至真至誠 綿綿千載此心不變

彼此有真友情 綿綿千載此心不變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感人的一篇

孝順父母不只是大人的專利。故事裡的主人翁是一位十初歲的小孩,他對母親純真的愛,同樣的也令人非常感動流淚!
那天,太陽很好,沒有顧客,我便坐在花店門口,閉上眼睛,懶懶地曬太陽。
“阿姨,我要訂花,訂好多好多的花。”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將幾乎要進入夢鄉的我拉了回來。我睜開眼睛,一個清瘦的小男孩站在我身邊,略顯蒼白的臉上帶著微笑,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顯得那麽可愛。
“我可以訂幾十年的花嗎?”他揚著小臉問我。我“撲哧”一下笑出聲來,哪有這樣訂花的。“我要訂60年的花,康乃馨,每年的9月22日,都要一束,可以嗎?”他笑著問我。“你為什麽要這樣訂花呢?從來沒有人這樣訂過。”我帶著好奇問他。
“我要送給我媽媽,9月22日是她的生日。我媽媽今年40歲,她能活100歲的,所以,我就要訂60年的。以後,每年的9月22日,你們都要代表我送一束康乃馨給我媽媽,這樣,媽媽就會幸福了。”小男孩一連串地說。我笑了,為這孩子的純真。可是,我哪裏能開60年的花店呀!
“為什麽你要訂60年?我們花店也不一定能開60年呀!你可以每年訂一次嗎?”
“不,我一定要訂60年的。如果你們的花店沒了,你可以讓別的花店接著送呀。”小男孩想的還挺周到。
“你給我算算,要多少錢。”小男孩認真地說。
我想,小男孩只是一時興起,才會來一下子訂60年的花的,權當小孩子玩耍了。想到這,我說:“好吧,30塊錢。對了,你家離這多遠?”
“我家就在馬路對面,很近的。我給你100元,也許將來花會漲價的。”小男孩說著就從口袋裏拿錢。這個孩子,看起來只有十一二歲,但說起話來卻像個大人。
小男孩把錢交給我,然後寫下了一個地址給我:“這是我家的地址,一定要送到我家。”我接過去,他的字寫得歪歪扭扭的。我說:“你還要告訴我你媽媽的名字呀。”他晃晃小腦袋,笑著說:“我媽的名字很好聽的,她叫凱瑟琳。對了,還有我,我叫盧比。”我邊記邊說:“對了,現在是7月,你媽媽再有兩個月就要過生日了,到那時,我們一定會送花到你家的。”“謝謝阿姨!今年送,明年要送,後年也要送,要送60年呢!”盧比得意地說。最後,他再次囑咐我每年都要送花給他的媽媽。他走的時候,我也跟著走出店門,站在花店門口。望著盧比的背影,我不由得笑了,多單純多可愛的孩子呀!
第二天,盧比又來了。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別忘了,9月22日給我媽媽送花啊!”我笑著說:“放心吧,忘不了。”“還有,你送花的時候,能不能對我媽媽說句‘生日快樂’?”我摸著他的手說:“阿姨答應你。”得到我的肯定答復,盧比便面帶著微笑,滿意地走了。
第三天,盧比又來了,背著畫板,手裏拿著文具盒。“阿姨,我想給你畫張像,可以嗎?”對於小盧比的這個問題,我有點困惑,楞了一下。“阿姨,謝謝你幫我送花給我媽媽,我沒有什麽送給你,就送你一張畫像吧,我學畫畫已經6年了,一定把你畫得很漂亮。”小盧比看著我,期待我的同意。看看正是顧客稀少的時段,我就坐下來,讓盧比幫我畫像。看來,小盧比的水平還真不錯,不到30分鐘,他就收工了。我拿過來一看,“哇!太像了!”我驚喜地說。小盧比開心地笑了。臨走前,小盧比再次囑咐我,不要忘記和他的約定。
第四天,小盧比沒有來。很奇怪,我多少有些失落。我心裏想:“也許,今天盧比有事,明天可能還會來。”
然而,小盧比再也沒有來。我心裏有種說不出的難受,總是坐在店門口東張西望,盼望著小盧比的出現。可是小盧比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視線中。於是,我盼望著9月22日的到來,我要親自把花送到小盧比的家裏。我要對他的媽媽說:“你的孩子真可愛!”
9月22日那天,我精心挑選了幾枝康乃馨整理了一下。小盧比留下的地址,我早已經熟記了。他的家就在附近的一個小區裏,二單元4樓402室。
我邊走邊想,小盧比要是見到我送來的花,他一定會很開心,他媽媽也一定會很高興。也許,此時的小盧比正在家裏等著我的到來呢!
我按響了門鈴,開門的是一位中年女士,一臉的憔悴神情。“您是凱瑟琳女士吧?”我問。她點點頭。
“這是您的兒子為您訂的花,祝願您生日快樂!”
“你……是不是弄錯了……我兒子?”她略帶驚訝。
“兩個月前有個叫盧比的小男孩在我們店裏訂的花,他說您是他的媽媽。”我解釋說。
她沒有說話。我突然看見,不知道什麽時候,她的眼裏盈滿了淚水。我頓時不知所措,站在門口,心裏忐忑不安。她是激動的哭了嗎?
她擦了擦眼淚,把我讓進屋裏,一邊給我倒水一邊說:“謝謝你,我真是想不到。”
“是吧,您的兒子真可愛,他一下子為您訂了60年的花,讓我每年都要在您生日這天送來。”
“什麽?60年?我明白了。”她說。我看見她的手在顫抖,很明顯,我的話讓她有些震驚。
“您的孩子真可愛,他還為我畫像呢。”
“是的,他是可愛……我的孩子,可是……”她說著說著就泣不成聲。頓時,我有一種不祥之感,難道可愛的小盧比……
“他患的是白血病,我帶他四處求醫,也無濟於事……他肯定是知道自己就要告別這個世界,才去為我訂的花……三年前的今天,我的生日,他送了一束康乃馨給我,我高興壞了,我對他說,收到他的花是我最大的幸福。他便對我說每年都要送花給我,要我幸福……還和我拉鉤約定……可是,第二年,就查出來他患上了白血病……我苦命的孩子……”
恍如晴天霹靂,我感覺腦袋“嗡”的一下,淚水在一剎那奔湧而出。
我不知道,我是怎樣和盧比的媽媽道別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回來的。我滿腦子都是盧比的身影,他清瘦的臉龐、陽光般的微笑……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將自己的花店開60年,但是,我敢保證,只要我活著,一定會每年的9月22日送一束康乃馨給盧比的媽媽。我企求老天能再給我60年的生命,也再給盧比媽媽60年的生命,讓我幫盧比完成他的心願。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再來.感動的愛情

又再看到一篇關於梁詠琪同老公 Sergio 的報導... From Sudden Weekly @ April 11, 2014

梁詠琪說有一天,她的西班牙籍老公 Sergio給她看一條李小龍的短片。
片中,李小龍說:「 Be water, my friend.」
這是截拳道的理論之一,當中亦包括哲學概念。
意思是要學習水,能融入任何環境隨機應變,不要抗衡,有包容和不停學習的心,那麼所有事情都會輕易地順利完成。


認識了老公 Sergio後,梁詠琪多了一份勇氣。
「以前沒有勇氣幫自己解釋,覺得:『解釋咗人哋都唔信㗎啦,算啦算啦。』現在會覺得,不緊要,我理直氣壯,解釋了,你信不信都不緊要,因為我已經解釋了。」

對感情,她亦重新鼓起勇氣。從前的她,不相信愛情,認為拍拖拍得開心便可以,不一定需要結婚。

「認識 Sergio之前,一直都沒有想過結婚這事情。可能我一直在單親家庭長大,對婚姻看得比較遙遠,當然亦因為未找到『對的人』。而且覺得婚姻是一種束縛,兩個人真的相愛,根本不需要一紙婚書去證明。想得很有性格的呢。


「直至遇到他,他又很想結婚的時候,也改變了我的想法,我會覺得:『啊,佢令我好有信心。』而我又真的很想跟他組織家庭,以前的悲觀都沒有了!我們都覺得,在這個時候找到一個 soulmate、靈魂伴侶,結婚是一件很浪漫的事。那個時候我們都覺得要做一件很浪漫的事,所以便去做。他的到來,是打開你人生的新一頁。
「好彩我們都是浪漫的人,如果一個浪漫一個不浪漫,真是會嘔的啊!」


曾經訪問過一位已婚男藝人,他說:「人家看我老婆,就知道她老公,我是一個怎樣的男人。人家看到她很開心、很樂觀、經常笑,就知道她和我怎樣相處,她老公是一個不錯的男人。」

婚後的梁詠琪,笑得多了,也笑得開懷,不難猜到她的老公是個甚麼樣的人。

「我記得他搬來香港時,帶了很少東西過來,其中帶了幾本書,全部都是哲學書。他會介紹我看,還有一些關於佛學的書,但他是用哲學的心態去看,他看甚麼事情都很 positive。」
西班牙人出名浪漫、熱情,會經常對你說讚美的話,令你更有自信。


「老公會跟我說:『 you have no idea how pretty you are.』嘩!真的冧晒啦。中國人的家庭未必會這樣,所以現在甚麼事都覺得,身邊工作的人也好、朋友也好,小錯誤可以原諒,因為沒有人是 perfect。鼓勵是要有,你愈鼓勵一個人,他愈有信心。做人如是,家庭、事業也都如是。」

小錯誤可以原諒,令人想起她之前提過,老公曾打破她一隻很心愛的碟,她首先呆一呆,很快便若無其事地處理好那隻碟的屍骸。

我好奇地問,如果是以前,會有甚麼反應?

「如果發生在以前,我可能忟憎兩個鐘。現在反而覺得這事情很好笑,會覺得是生活的一種情趣、一種內容。如果屋企沒有事發生,很悶的啊,但有事發生而你又將它看得很 negative的話,就很辛苦。所以最好就是屋企有事發生,但你將它看成很 positive,那麼你的人生不就是很開心嗎?」

每一件事都從另一角度看,你會發現很多的不一樣。

「最近我的狗來 period,要着尿片,因為驚周圍滴會弄髒地方。但牠是一隻狗,是很 care free的嘛,最後都把尿片除下,總之見到地板弄髒了便抹。其實不是做多很多工夫,為甚麼要牠一直穿着尿片那麼辛苦呢?地板弄髒可以抹、衣服弄髒可以洗,但當晚的氣氛破壞了就是破壞了。我們現在的心態是要 enjoy the moment。」

與老公結婚兩年多,從沒試過吵架,原來是受到老公感染,大家的價值觀變得相同。

「有一次晚上十一時多,我們在銅鑼灣食完飯,見到有個坐着輪椅的伯伯在賣玫瑰花,五十元一枝,我便走過去買一枝。我拿了一百元出來,他找我五十元,那時老公說:『唔緊要啦,兩枝。』我覺得:『好貴呀,兩枝玫瑰花要一百蚊。』他說那麼晚伯伯有缺陷還要出來賺錢,其實很難得。當下覺得一百元兩枝玫瑰花一點都不貴,因為真的幫到他。
「他的名句是:他來到我的人生,並非要成為我的絆腳石,而是令我的生活更舒服和美好。」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感動的愛情

每一次聽到梁詠琪和她西班牙丈夫的交往和點滴, 都會覺得好 sweet~

From One Magazine @ April 10, 2014

因為失戀,梁詠琪一個人飛去巴塞隆拿散心,透過社交網絡,找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西班牙朋友作接應,四十歲女人,帶住從香港來的陌生女子到地道夜店見識。

「老公事後告訴我,話當時企在好遠已經留意我,於是過來搭訕。哦,原來那個西班牙女人正是他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女士們,千萬不要聽了這個童話故事便以為自己一定可以在異地覓食。


拍拖兩個月,男方求婚;六個月,結婚。像賭博。「做人,要對人有希望,抱住凡事不會成功的心態,最終只會做任何事也失敗收場。」成功後,便會這樣說。


「心存希望,便有可能失望。咪企起身再期望過囉。認識他頭幾日,我也覺得不會有可能,但我沒有說出來打擊任何人。最緊要沒有意志消沉,意志一消沉,就不再是原本得人喜愛的自己,更加難吸引到會愛你的。」這才是給姊妹們的至理名言。
還是更現實一點,最緊要下注下得快?相識兩個月,足夠時間認識對方了,再拖落去,變數只會愈來愈多。「這方面,外國人可能有優勢。


「外國人,習慣溝通。他很快便問我:『 What do you want from me?』不停更新彼此關係,一有雜質出現,即時消除,不會積聚成心頭大石難以面對才去處理。
「打開心窗,勇於表達自己,真係好重要。」這句是送給又害羞又含蓄的香港華人的。


梁詠琪說,她本來是一個隨心的人,可惜,地球上不是人人也無所謂。以前,她會被責怪不夠細心去照顧其他人感受。「例如,訂好枱食意大利菜,如果路經一間日本菜餐廳,我可能會即興想轉食日本菜。」

有種男人卻是擬好藍圖後不容許隨意更改。


「我慶幸找到一個沒有這份執着的。


「有時,揸車,選了一條最擠塞的路,我會發脾氣。他永遠從容不迫:『塞車,你控制到嗎?既然無法改變現實,又何必困死在無聊小事上?』」


又例如手拖手行年宵睇煙花。「以前,很在意俾狗仔隊影到,很緊張他們的報導。老公問我:『你開心不開心?開心的話,自然會流露出來,他們又有什麼可以寫?』現在,我連沒有化妝出街也不怕。人就是有缺點嘛。」


由此類推,婚後,梁詠琪終於可以重拾自在。「女人,天性比較敏感,係會比較執着,比較多慮。是他令我對好多事情可以放下。」


包括面對獎項。「我會提醒自己不要太有期望,越有期望,只會擾亂了本質。你只能夠專心,義無反顧。像打坐,專注眼前一呼一吸,這個才是你唯一可以掌控的;其他的,不要多想。
「反正,人生有 90%擔心的事情,最終,也不會發生。」


如果沒有這位西班牙心靈雞湯出現,梁詠琪應該還在擔心。

「真的,有一段時間,我都絕望了。要找一個不當我的工作是一回事,不怕承受做女藝人另一半的壓力,還能夠全心全意愛我的,談何容易?」


圈內的,圈外的,本地的,來路的,通通失敗告終。「最怕是彼此默契不夠,有時,男方以為還在約會階段,還可以選擇,女方已經一心等候被求婚。」


曾經話過對婚姻沒有期望,又扮有型話過兩個人一齊生活不需要一紙婚書去證明的,今日徹底打倒昨日的自己。「不結婚,不是不需要結婚,只是未遇到一個令你想結婚的。」


還好,梁詠琪遇到。做丈夫的,求婚時,更預先講明會放棄一切陪太太到香港生活,不用商量哪裡才算家。「他說,有我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家。我和他也很清楚,他過來不是要發展什麼事業,或者來玩,是一心過來跟我開展家庭生活。


「我很記得他說過:『我來這個世界,不是做你的絆腳石,而是要令你的生活更美好。』其實,到最後,我只不過希望得到尊重,在他身上,我終於感受到。好像有點誇張,但我覺得他真是一個聖人。」


梁詠琪的笑容,由第一秒鐘起,根本從來未停止過。